2021-12-01 16:29 來源:未來網 作者: 編輯:未網視頻徐博
今天,我們來到這里--
從石駙馬后宅35號到文化胡同24號,
這座傳奇的三合院,
經歷了百余年間無數的風風雨雨,
這里,
是中國革命的播火者-李大釗先生的故居;
是各界進步青年的討論場所;
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重要活動地點。
走進故居,
來到展廳,
我們仿佛回到了從前哀鴻遍野的舊中國。
漆黑的夜里,
大釗先生的房間燈火通明:
他躺在榻上,徹夜未眠,思考著中國的未來;
他伏在桌上,眉頭緊皺,書寫著抨擊世事的文章;
他站在臺上,聲音洪亮,喚醒著人們救國的激情……
一天天、一夜夜,
他作為先驅,傳播著不朽的馬克思主義;
他作為創始人,建立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;
他作為領導者,指揮著轟轟烈烈的北方工人運動……
他用筆墨在人民的心中埋下火種,
在他的筆下, 揮灑著“鐵肩擔道義,妙手著文章”的豪情;
暢談著“以青春之我,資以樂其無涯之生”的信念;
辨析著“社會主義是要富的,不是要窮的”的宣言……
他用話語點燃人民心中的火花,
在他的言語中,是信仰堅定、堅守初衷的決心;
是勇于擔當、敢為人先的勇氣;
是敢于斗爭、善于斗爭的果敢……
當他年僅38歲時,
一家三口被人通緝,
血肉之軀、備受酷刑,
卻忠心向黨、堅守機密。
最終,
堅貞不屈、大義凜然,
絞殺而死、英勇就義!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,
今天,我們來了,
來向大釗先生致敬;
向無數為中國革命事業獻身的英雄們致敬!
我們來學習他們、效仿他們,
作為新時代的少年,
我們更要繼承他們未完的遺志,
傳承紅色文化、弘揚時代精神,
做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接班人!
北京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五年級 陳玘涵